9月28日消息:前不久,記者從新余市相關部門獲悉,去年,仙女湖僅鰱鳙捕撈產量就達3000噸,加上其他方式獲得的鰱鳙產量1000噸,合計4000噸。按照漁業碳匯折算,固碳量可達470噸,折合成二氧化碳當量1740噸。如果按照林業使用碳的算法計量,仙女湖水產養殖每年可固碳相當于造林2600畝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相當于10880畝森林,且藻類固碳可實現千年不排放。這無疑是新余市大力實施碳匯漁業結出的碩果。
據介紹,碳匯漁業具有間接減排二氧化碳、緩解水域富營養化、保障食物安全和農民增收等多重功能,既符合物質文明建設,也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是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的最佳結合點,也是目前應對氣候變暖最經濟、最現實、最有效的手段。
近年來,新余市在江西全省率先實施碳匯漁業,積極開展漁業增殖放流,充分發揮仙女湖大水面資源,以保護水環境為目的,選擇以鰱、鳙魚等濾食性魚進行人工放養,利用生物食物鏈原理,消耗水中的富營養化物質,達到利用生物凈化調節水質、保護飲用水源安全和增加漁業碳匯的目的。同時,努力建立完善以鰱鳙魚為主的良種繁育體系,做好增值文章,擴建年繁育能力5億尾水花的孵化設施,加強鯖魚的選擇和培育,建立500畝以培育鰱鳙魚為主的魚種培育基地。此外,依托“趕、攔、刺、張”聯合捕魚法和環仙女湖魚餐館的優勢,打好“看魚在仙女湖、吃魚在仙女湖”這張牌,以此帶動休閑漁業、餐飲漁業、觀光漁業、旅游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