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是2009年底仙女湖區管委會對原分散經營的大水面實行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品牌而組建成立的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注冊資金1.075億元,水產養殖面積為8萬畝水面,經營范圍為:大水面水產養殖、銷售、苗種繁育、水產品加工、垂釣、旅游開發等。公司一直致力于發展碳匯漁業(人放天養)有機漁業,養殖的“會仙”牌鳙魚、鰱魚、草魚、鯉魚、鱖魚等16個品種,8年來一直通過了中綠華廈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的認證,獲得了有機食品證書;2012年至今“會仙牌”有機魚獲得了“江西省著名商標”;2012年至今獲得了“省級龍頭企業”;在2016年第十二屆江西鄱陽湖綠色農產品(上海)展銷會獲得產品金獎。
一、仙女湖具有“人放天養”的自然條件
碳匯漁業就是通過漁業生產活動促進水生生物吸收水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過收獲魚類把這些碳移出水體的過程和機制,也被稱“可移出的碳匯”,可直接或間接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效果的漁業生產活動泛稱為碳匯漁業。簡而言之,凡不需要投餌的漁業生產活動,即“人放天養”(保水漁業),就是有碳匯功能,可能形成生物碳匯,相應地稱為碳匯漁業。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就一直采用“人放天養”養殖模式,改變以前的集中一次性捕撈集中上市,為現在的一年四季常年捕撈,特別是夏季捕撈,最大限度地增加其附加值,規避了產品銷售風險。
仙女湖具有“人放天養”的自然條件,仙女湖是全國為數不多富營養水庫之一,水庫流域內有武功山、大崗山森林,湖區生態環境良好,魚類賴以生存的天然餌料較為豐富,經測定,水庫每升水中含有魚類餌料浮游植物110.5-475萬個,浮游動物6750-11250個,測算天然水體魚生產力可達每畝90公斤左右,水質肥爽,庫灣錯縱,山林繁茂,利于魚類繁育生長,特別是打通了鈐陽湖魚類通道后,更是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魚類養殖場,東深西淺,水由西向東流,非常適合魚類產卵。為此,仙女湖養殖不需要投放任何餌料就能滿足魚類生長的需要。
人放天養不僅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動物蛋白,還能凈化水質。仙女湖養殖的主要品種為鰱、鳙魚,鰱、鳙魚是濾食性魚種,以浮游生物為食,利用生物食物鏈原理,消耗水中的富營養化物質,吸收水中的氮、硝、磷達到利用生物凈化調節水質,達到漁湖共贏。
二、確保“人放天養”的措施
為了更好的保護仙女湖一湖清水,建設美麗生態仙女湖,我們一直堅持“人放天養”的養殖模式,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今年管委會出臺了被新聞媒體認為史上最嚴的“禁湖令”,只要有人發現承包單位投放任何餌料,經查實即可獎勵100萬元。在2012年對仙女湖水域內的所有網箱養魚全面取締,共取締15000個網箱,投入資金近千萬元。
為了更好的發展碳匯有機漁業,我們準備建立碳匯漁業院士工作站,準備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科協副主席、山東省科協主席、碳匯漁業理論提出者唐啟升教授,合作建立碳匯漁業院士工作站,通過院士工作站,院士及其團隊的引進,全面發揮院士工作站人才庫、智囊團政關組的作用,推進綠色低碳漁業的規;、標準化、集約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并于2016年8月30日已與唐啟升教授簽訂了合作協議書, 2017年3月22日市人才辦、市科協已批復。